第 1135 章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(1/3)

作品:《红楼之逆贼薛蟠

赵茵娘劈头几句话,司徒暄贾元春齐惊。元春扶案站起:“朝廷派人勾搭大伯学坏?”

茵娘抿了下嘴:“莫朱看卷宗看到的。赦公那会儿二十多岁,全无弃武从文迹象。太上皇不愿见荣国府嫡支再出将领。史太君偏心眼你爹、打压长子,亦有锦衣卫手笔。”

“大伯半点天赋也无。就算从武为将,顶天是个庸将,何须防他?”

“太上皇又不是什么明君——皇祖母原话。”赵茵娘耸肩。“薛蟠分析是因为自卑和恐惧。赦大伯非精明之辈,贪财好色心志不坚。梁王乃国之战神且有意夺嫡。争武将之忠太上皇信心不足,外行也看不出贾赦天赋深浅。”

司徒暄扭头看窗外。

赵茵娘接着说:“兵营内吃空饷、喝兵血、倒卖辎重军粮等,皆太上皇在位时涌起的。放纵将领犯错,朝廷好控制。开国武勋四大郡王,除了倭寇为患不得不用南安,其余三家……”

元春冷笑:“南安也险些没了。还有人记得郝家的瘸腿三爷么?”

赵茵娘喃喃:“难怪百年后会被外族灭国。”

“哪儿有百年。”元春坐下吃了口茶。“离老薛说的‘百年后’已过了二十年,只剩八十年。”

“啧。只要出一个脑袋不清醒的皇帝,帝国就瓜完。”

元春摇摇头,长叹道:“以太上皇个人立场,也没错。”

“更正。只要出了个文武两道缺一头的皇帝,国家就瓜完。”赵茵娘也叹,“奈何天赋随机。”

司徒暄一愣,低声询问“外族灭国”。

茵娘道:“咱们一直内斗。皇帝斗王爷,皇子斗皇子,文班斗武班,旧党斗新党。宁可大家一道摔死,也不让你居于我上。国家岂能不衰败?”

司徒暄阖目,良久长叹。“待六侄儿大了,需好生教导。”

赵茵娘挑眉道:“六侄儿爹娘都修道呢。”

司徒暄大愕:“这种话竟然你先说?”

“难道你心里不这么想?”

元春双手捂脸:“你俩回家说这些大逆不道的行么?”

茵娘笑眯眯道:“就是要说给你听。可知老薛出的何等馊主意?”

元春哂笑:“他能想君国大政?也不知从外国抄来的,还是从后世抄来的。”

“哎呀,黄猫黑猫,抓住老鼠就是好猫。”赵茵娘招手,“哎,我还没茶呢。”

元春横了她一眼,摇铃喊人重新送茶。司徒暄方慢慢说起大事。

薛蟠的馊主意是取消军籍、提升兵饷、举国征兵。兵役设年限,退伍兵卒有转岗培训。地方武官头衔取消地名。例如某某总兵麾下兵马,改叫陆军第几师第几旅。数字无情,地域感消弭殆尽。军中有教官教导兵士读书习字、礼义忠良,并照料衣食住行、家眷琐碎。从今往后再也不需要将军爱兵如子了,他们只练兵排阵便好。故再无某家军。

如此这般说了许久。贾元春眉头紧蹙,轻声道:“十年之后,兵士们多听教官的话。没有虎符也能调动吧。”

司徒暄掩面。茵娘亦掩面:“他都忒混淆重点了,你还是一语中。也没太大变化,只是从前军中教育多忠君,日后多忠国。”

“我婆母必定反对。”

“军务不上邸报,等她知道已经开始做了。”

“岂非要连老林一道瞒着?”

“对啊!”赵茵娘无辜道,“不然为何非要用林皖?”

贾元春拍案:“如此大事他敢?”

赵茵娘眨眨眼:“第一回改田税,阻力太大、戴青松没完成;第二回,高昉扯淡混过去了。这项目最初正是林老大人所提,还大明宫舌战群儒来着。”

司徒暄接道:“折子是阿玉拟的。当时才十五六岁?”

“对啊~~岁月如梭,光阴似箭。”

贾元春纳罕道:“这招调虎离山是谁的主意?”

“莫师爷。”

元春忍不住一串雅骂,定王两口子哈哈大笑。元春无奈道:“王爷还是跟外子单独聊聊的好。”

司徒暄含笑抬头:“本王正有此意。”

数天后上朝再提改田税,重臣们尽皆赞成。林海责无旁贷欣然接旨。一条小道消息不胫而走:定王将升迁小林大人为兵部侍郎,以换老林大人接下改田税那烫手山芋。这是第三回了。林老头立誓,不成功便成仁。しgㄚu.Π

林海踌躇满志回到家中,将儿女媳婿悉数招来议事。大伙儿先是一通奉承,吹得老头合不拢嘴。林黛玉列出一纸要务敬献父亲大人参阅。

薛蟠全程插科打诨,这会子方指道:“最后一条最要紧。”

林海一瞧,末尾薛蟠的笔迹写着:如有必要,物理超度,冒充箭书杀神之名。

徽姨点头道:“不错。戴青松正是输在此处。”

薛蟠道:“偌大的差事,您老手下得有偌大的团队。人既多,托关系走后门的也必多。择些恶贯满盈的杀鸡骇猴,灭了他们的侥幸。钱和命只能留一样。”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红楼之逆贼薛蟠》 最新章节第 1135 章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,网址:https://www.xoyo100.org/347/347742/11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