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零一章灾情收尾(3/4)

作品:《大明公务员

士奇说道:“大人,此事不可轻忽。这些百姓迁徙过来,可以说,各府县的人丁大减,耕种的土地也会减少很多。大人不是说过,北方粮食总体短缺,而今迁徙百姓,有误农时,这一点,朝廷上很多人都是意见的。”

一句话,工业在与农业争夺人口。

而今的整个北京,不过三四百万人口而已。无中生有的新北京城,要达到何夕想要的规模,自然要大规模对地方吸血了。

这是很自然的。

而将农业人口转换为工业人口,变相的与地主争夺佃户的权力。

说实话,在北方还好。

因为北方最少现在是地广人稀,再加上朱元璋鼓励开荒。根本没有那么多佃户。大部分人都是有自己的土地的。所以北方地主阶级对北京城这种吸纳人口的行为,无可奈何,也无从下手。

但是这直接影响了河北的粮食生产。

会进一步加剧,北方粮食紧张局面的。

毕竟增加这么多非农业人员,都是要吃粮食的。

何夕听出来,即便是杨士奇对这一件事情,也是有些微词的。

倒不是,杨士奇不知道何夕这样做是必要的。而是工农比例的问题,粮食是国家根本,任何时候,粮食的重要性,都要在钱之上。而大明北方地方本来就不是粮食产区。河北地区粮食产量虽然不高,但是起的效果是很大的。

毕竟河北粮食距离前线近,运输成本低。

而何夕如此一弄,就必须从南方运输来更多的粮食。之前,一年海上运了两三百万石都有剩余。但是按照何夕这样的做法,估计需要更多,即便是辽东耕地开发的够好。

也不过是弥补河北耕地的损失而已。

这种取舍,在杨士奇看来是有问题。只是他在委婉的说出来而已。

何夕沉默了片刻,说道:“燕王什么时候回封国,你派人打个招呼,从他手中多卖一些牛,在北京贩卖,我记得有很多新农具之前都卖不出去。我估计这一次就能卖出去了。”

杨士奇听明白何夕的意思了。

增加牛的使用,增加新型的农具,从而提高北方粮食产量。只是杨士奇看来,这个办法是相当有问题的。

杨士奇说道:“大人,这恐怕远水不解近渴。”

何夕说道:“杨大人,你觉得我们大明未来的农业是什么样子的?”

这一句话,让杨士奇不知道从何说起?因为在他看来,千百年来都是这样种地的,难道还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大明公务员》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一章灾情收尾,网址:https://www.bqg999.org/268/268016/731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