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七章教导(1/2)
作品:《诸天盗梦者》……
金陵城,吴王府。
太子王御已经是士集团之中的投机之辈,很快就看得清楚明白。
在王猛的刻意引导下,王御四岁的时候。
王后马秀英就挑选了三个江南大儒,两个北方的大儒前来教导。
这是很明显的平衡之道,现在的淮西勋贵的确是骄兵悍勇,王猛能压得住,不代表王御能压得住。
王猛若是不想日后大杀功臣,就必须早点重视,开始平衡。
这些年,王猛在江南开科考,就是为了扶持江南文士集团,平衡淮西集团。
于此同时,王猛也在渐渐的提拔出身淮西之外的将领。
府中,王猛看着王御:“御儿,今天学了什么?”
王猛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人,每日即便是再忙,也会寻找到空余的时间,亲自教导。
无论是江南的文士或者是北方的大儒,在教导太子时候,少不得会添加一些私货,想着将太子按照他们的仁厚君王的模板培养。
而王猛需要做的就是教会王御避开这些私货,传授真正的帝王心术,“法、术、势”统一的驭人之术。
王御开口道:“启禀父王,今天讲了《贞观政要》……”
在王御的叙述之中王猛很快就清楚了今天的教学内容。
今日讲得是贞观政要·纳谏之中的一个故事。
贞观十士,甚至是许多的百姓的眼中皆是大贤之人,但是阻拦咱之道,便不是咱之贤人。”
王御点点头:“听老师说,父王直接将此人斩首,有损德行。”
王猛哈哈一笑:“德行?御儿,君王一定要跳出框架,要知道那不过是限制臣子的造物。”
“而且你要知道这世上有许多辱骂君王而邀名之人,这些人更是畏威而不惧德,有时候咱的刀子比德行好使。”
“有损德行便是损了,只要咱的政策能推行下去,杀一人算的了什么?”
王御闻言:“听说,父王加重了算数等杂学在科举之中的位置,这是为什么呢?”
王猛闻言,轻轻的一拍王御的肩膀:“因为这只是一个引子,父王若是想要改革,就必须要一批不算是太正统的儒生支持。”
“而那些江南的文士不赞成,就是因为这影响到了他们子弟的利益,他们都是唐宋老一套的科举文士,自然是希望科举永远不变才好。”
当然,王猛还有许多话没有跟王御说,比如这也是为了保留科技的种子。
这些年王猛没有做太多,只是重点提高了手下工匠的待遇,表示对他们的看重。
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,由此王猛手下的工匠地位也提高不少。
这些工匠也没有让王猛失望,在王猛的偏侧下,船舶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,高大的船楼让王猛都是惊叹无比。
为何北方混乱无比,察罕帖木儿骁勇善战,但是迟迟未能威胁到王猛?
便是因为王猛的水军纵横长江无有敌手。
甚至这不应当只是叫做水军,更是应该叫做海军,这些年王猛没少派遣水军航海,从日本等地方席卷财物,资源。
而这科举改革便是王猛的第二次尝试,因为是科举初开,所以阻力不算大。
随着王猛的刀子一亮,很快就顺利就完成了。
读书人大多数的追求就是科考做官,王猛增加科考偏于理科性的东西。
就是逼着天下的读书人去学习,提高理科的地位,埋下科技的种子。
王御又是问道:“这段时间,我听闻许多言官奏事贪官污吏,祸乱社稷,父皇为何不惩处那些贪官呢?”
王猛说道:“因为他们对父王还有用,而且这些人也算不上真正的贪官污吏,最多不过是初次掌权,受不住诱惑。”
“为何会如此?”
王猛解释道:“因为这一批官员,都是父王自寒门之中提拔起来的,其中眼皮子就比较浅。”
“官员也是人,也想享受,一时之间经受不住诱惑也是正常,父王敲打一二便是。”
王御说:“如此一来,父王就不怕满朝都是贪官吗?”
王猛微微一笑,说得更直接透彻:“严格说起来,朝中本来就是无数的贪官,清官才是少数的,毕竟人总是贪婪的,这是人性,贪官也是杀不完的。”
看着王御有些发愣,王猛笑道:“前朝不乏有两袖清风的官员,他们不贪,只是因为没有必要,他们出生大族,出身富贵。”
“而且他们不贪,不代表他的族人不贪,为何人人都想要做官,因为做官之后,家族就能兴盛富裕起来,能在家乡积攒出无数土地!”
“这种官自己不贪,家人却仗着权势,不断侵占乡里土地,如果只是侵占还罢了,他们只侵田不纳税,这就让朝廷的赋税不断缩减,你说这种人的危害和那些小贪比起来,如何?”
王御稍稍沉思:“这就是父王所言的,世家大族和君王天生的利益相对吗?”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诸天盗梦者》 最新章节第五十七章教导,网址:https://www.xoyo100.org/203/203099/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