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21章 何氏外戚(3/5)

作品:《少帝成长计划

,便是那青年军官,以及账内大半人手臂上系着的布条。

军中都尉及以上的将领,在官制中都属于比二千石及以上的等级,校尉则为千石。

对应汉官制中的绶印制度,在军队日常作战时,都尉及以上的将领都会在手臂上,系一条青色布条,校尉则系黑色布条。

而率五百人之队率司马,秩四百石,刚刚好卡在了‘比六百石黑绶’的涵盖范围之外。

所以在汉室军队,一位手臂上系着黄色布条的人,几乎可以确定为:屯长以上,队率司马以下的军官。

而在此时,账内这六七十号人中,能在手臂上系着黄色布条的,只可能是队率司马!

这一级别,是汉室军队中十分微妙的点。

绝大多数功侯子侄、外戚子弟,入伍后的起点都是从队率司马开始。

而寻常百姓入伍从军,凭武勋所能到达的天花板,也恰恰是队率司马。

倒也不是说,汉室有什么关于‘寒门子弟不能做队率以上军官’的条令,而是从队率司马以上的校尉一级,军官就会具备绝对意义上的自主指挥权。

这也是为什么‘队率’一级,会成为豪门子弟的起点、寒门子弟天花板的原因。

勋臣、外戚子弟,能被家里安排到军中的,大都是从小习读兵书、磨炼身体的精英,本身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;但在毫无战场经验的情况下,不太适合有太大的自主指挥权。

而寒门子弟之所以会在‘队率’一级停下升迁的脚步,也恰恰是由于校尉一级,拥有绝对自主指挥权。

——能从大头兵一步步爬上来的,自然都是军中的勇士、翘楚!

但寒门出身的标签,必然使得这些真正的勇敢者,在先天、后天条件上有一定的缺陷。

身体素质的缺陷还好说,多吃点肉,在军中磨练几年,总能跟上来。

但军事战略素养方面的欠缺,却是寒门子弟入伍从军道路上,几乎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。

这也是为什么汉室,会有‘校尉者,将官世家之始’这种说法的原因。

——能达到校尉级别的人,无论如何,都会具备一定程度的战略认知!

而这样的人,就算没能为后代留下片竹兵书残卷,光是其自己一生所总结出的战略认知,也足以让后代突破‘校尉’一级的鸿沟。

所以在汉室军队当中,校尉一级开始,才会被视作‘希望之星’,成为都尉、将军们眼中,前途不可限量的乘龙快婿。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少帝成长计划》 最新章节第0421章 何氏外戚,网址:https://www.bqg999.org/186/186514/469_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