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赎身(1/3)

作品:《大唐仙师

资本究竟是什么?

想要回答这个问题,哪怕写上十本百万字的书都不够。

沈晨仅仅在《企业管理》中对单个商家的资本做了说明,畅述了商家的资本并非只有钱财一种。

而应该包括房产地契、员工底蕴、桌椅板凳……甚至连负债也都要算作资本的一种,因为在必要时,负债也可以成为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
其他的东西一概删去!

要是告诉大唐人,资本是一头怪兽,甚至会主导国家运行,整个国家都变成一家大型商家……

哦豁!

沈晨敢相信,李二绝对会把所有商人统统杀光!

但是……

大唐贞观时期的商业太弱了!

比起强汉时的远渡轮台,后世弱宋的船行万里,贞观时期的商业仅仅局限于大唐内部,而且还是一个刚刚从战乱中复苏十多年的较为贫困环境。

在这样的环境下,商家甚至不敢生产过多的东西。

一来没人买,生产越多亏损越多,卖得越多亏得越多。

二来,扩大生产就意味着扩大投入,扩大投入却不见收益,任何一个资本家都懒得干。

前些年大唐还发生过蜀地的丝绸卖不出去,蜀锦商家们一起嚎哭着把云霓一般的蜀锦撕扯成碎片再烧掉的事情。

沈晨必须扶持。

对此,在书里,沈晨就说明了,在这样的环境下,唯一的办法就是刺激消费,拉动大唐人民的内部需求。

你说你只想买一个馒头,好,我告诉你,再加一文钱,你就能再得到一个面包。

你加不加?

十个人里面,九个人都会加!

商家看似亏损了面包的钱,其实是用包子的一份利润保障了面包的成本,并且卖出了包子和面包两样东西。

如此一来,商家就不用担心面包会卖不出去而亏本,还可以扩大面包的生产。

扩大后,面包在满足了成本的之后,还可以让顾客再加一文钱,加卖别的东西。

以此类推,用后一种保障了成本的东西拉动前一种东西的销售,赚前一种东西的钱,老百姓在巨大的诱惑下不停购买事物,形成良性循环。

这个时候,商家赚了,百姓得了,官府能收更多的税了,这就是拉动内需。

花了三天三夜,李二夜不能寐地把《企业管理》认认真真细细地读完了,过了一个最为平静的元旦假日。

当初四那天,天边的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《大唐仙师》 最新章节第251章 赎身,网址:https://www.bqg999.org/170/170787/251.html